女性更年期和絕經期後的中醫保健

更年期是婦女在一生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內分泌變化的過程,表明其身體進入性腺機能減退期、性激素水準降低而出現的一系列改變。

一般在絕經過渡期月經紊亂時,更年期症狀就已經開始出現,可持續至絕經後2~3年,少數人可能持續到絕經5~10年後症狀才能減輕或消失。常見月經紊亂、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心悸失眠、頭暈健忘、精神抑鬱、情志異常、胸悶善歎息、咽喉異物感、浮腫、大便溏薄、皮膚瘙癢,或有蟻行感等異常感覺,中醫稱為絕經前後諸症或經斷前後諸症。本質是內分泌的變化。更年期症狀使患者飽受精神上的痛苦,並且發生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引起骨折的危險性增大。1932年人們開始嘗試用雌激素預防和治療更年期綜合征,但由

於此類藥物可使肝病的負荷加重,並有導致血栓形成,誘發乳腺癌或子宮內膜癌的潛在危險,故有與雌激素相關的腫瘤家庭史者(乳腺癌、子宮內膜癌、惡性黑色素瘤)、嚴重肝腎疾患、近期有血栓栓塞的患者應禁用,糖尿病患者須慎用。

中醫療法卻不存在上述問題!

中醫的優勢在於整體調理、辨證施治。中醫治療不僅療效確切,而且安全無毒。更重要的是中藥對更年期綜合征的性腺軸有調節作用,尤其通過卵巢內調節使“垂死”的卵泡復蘇,延緩卵巢老化,這是單純激素替代療法所不能比擬的。且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並能防治骨質疏鬆。中醫認為更年期綜合征的發生,以腎精虧虛,天癸衰竭,精血不足,沖任不通為根本原因;而水不涵木,肝鬱火旺則是發病的常見誘因;痰濕或瘀血阻滯常使病情加重或發展。故本病之本雖在腎,而其標在心、在肝、在脾。尤以心肝更為突出。以腎精虧損為本,以心肝火旺和痰瘀內生為標。治療可從腎論治,或從肝脾腎論治,或從心肝腎論治,或從痰瘀論治。臨床根據不同證型,辨證論治,中醫藥治療可發揮多環節、多層次、多角度、多靶點作用的特點。滋陰補腎、壯骨填髓是治本之法,疏肝解鬱、健脾和胃為對症之策,益氣化痰、活血化瘀則是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措施。通過治療,減輕症狀,縮短病程,調整患者激素-內分泌系統功能,改善機體內外環境,使其達到新的動態平衡,從而緩解或減輕症狀。

同時可以輔以物理治療:如針灸、耳針、梅花針、理療、推拿、按摩等療法,以改善血液迴圈、調節植物神經功能。食療處方可先請中醫辨證後,根據不同症型選用。另外,更年期和絕經後的女性應加強體育鍛煉,對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都有良好的刺激,能改善體內代謝。可選擇氣功、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推拿、保健按摩等和慢跑、體操、散步等活動。實踐證明,這些不僅是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且還具有健身、延年的作用。

[staffbio staffname=”郭岳峰博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 醫學博士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婦科 醫學碩士
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全科 醫學學士[/staffbio]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852 3904 3369                 +852 5693 0178                Boost your immunity! Book your Online TCM Consultation Today!                      info@orientalhealth.com.hk
This is default text for notification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