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健楚

為何你還有痛經?

有多少女性從小就飽受痛經帶來的煎熬而影響生活質量呢? 有多少女性從小就被醫生誤認為只能緩解而不可能根治呢? 有多少女性持續服用止痛藥或避孕藥而制造更多的疾病呢? 臨床上,很多時候聽到病人提及專科醫生的觀點是認為這個病等到絕經之后或生完小孩之后就不會痛了。但,會思考的人都能認識到,路總不會只有一條,怎能因為不懂得醫而令此病無法擺脫呢? 西方醫學對于痛經的成因模糊不清,對于發病機理更多的是專家們的假說。這是因為局限于分子生物學的微觀認識所導致。如果把原發性痛經歸咎於遺傳或生理性周期問題或子宮發育不全等,又或者認為繼發性痛經是由于先天性子宮畸形、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此類疾病所致。但是從專家治療上可以看出其方法側重抑制排卵和止痛治療。顯然地,理論與治療,這是極為矛盾。 人體是一個龐大繁雜的巨系統,原汁原味的中醫學創立了非常科學的理論,人體氣血運行與天地之氣運行相互感應規律來作為指導,且經過了醫療實踐的充分驗證。現代女性生活在這個人造的“冰河時期”,不僅受天地之氣變化的影響,而且受冷氣造成的“寒”入侵身體,一杯杯冰凍的飲料和一堆堆寒涼的食物,一內一外,足以造成經脈受寒,氣血瘀滯,厥陰肝經遭受其害尤其明顯。臨床上,所見之痛經十之七八皆屬于陽氣受損,寒凝血脈;所見之濕熱,更多時候只是屬于兼證。 中醫教材上所列之病因病機主要有氣血虛弱、腎氣虧損、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濕熱蘊結等;另言及一般痛在經前多為實,痛在經後多為虛。然而,要知道以上只是言其常,但還必須知其變法,方能提高療效。治病首辨陰陽為要,而不是像課本所說以虛實為主。診斷過程多問病人一句手腳暖不暖是很重要的。 痛經只是小病一樁,只要對證用方,何需盲目治療呢? 痛經與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等婦科疾病,在臨床上所見,病因病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痛經的背后只是讓我們看到疾病的真正根源而已,而中醫要做的正是求本之道,異病同治。 行醫以來,所接觸之痛經個案不少,有效率占十之八九,無效的佔極少數。痛甚者,可用針灸即能立竿見影。一姓葉女患者,因月經腹部劇痛而彎腰進入診室,表情痛苦,針刺后狀如常人。又一女病患,告知未曾想過幾十年來的痛經在經過中藥治療之后首次體驗到來經不痛的感受。不效者,皆因醫師水平而已。若然,患者在家突然疼痛怎么辦?可揉按“三陰交”,找準穴位,可比止痛藥更快更速更安全。 為何還要容忍痛經繼續纏綿?為何還要服用止痛藥和避孕藥?為何還要信任某些西藥廠如廣告般的醫學報告?除了要正確治療之外,日常飲食一定要戒冷飲。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在炎熱的夏天,為何還有眾多手腳冰凍的女性?在中醫學的健康標準范圍,這是極不正常的。 《黃帝內經》為何要強調“春夏養陽”? 皆因春夏兩季,體內之陽氣偏向于向體外耗散,造成內寒,如何呵護一身之陽氣,保護你的氣血暢通,是令你邁向健康重要的一步。 [staffbio staffname=”余健楚”]香港大學 中醫學內科學碩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學士 [/staffbio]

若要小兒安,中西尤分清

孩子的健康,是父母人生最為關切的課題之一。我們嘗試回顧過去醫療觀念和行為,你可曾認為你提供給孩子的醫療,真如你所想的能幫助到他們的健康嗎?為何小孩每次生病了就著急送醫院呢?我認為有四大原因:第一,你因購買了醫療保險而在求醫的時候被這利益所影響決策。第二,你缺乏清晰的中西醫療觀念。 第三,你對疾病病因的認識只是停留在細菌和病毒。第四,你缺乏正確的中醫醫療觀念。   也許你早已知道,孩子生病的時候,無論是感冒(流感),腸胃炎,發燒,皮膚病等等,通通離不開消炎藥和抗生素。西方醫療一直強調“標準”一詞。那我們想一想,為什麼外國的孩子感冒生病了,西醫就不給開藥而純粹建議多喝水和休息呢?為何到了華人地區,譬如香港,孩子生病了,西醫就給你開一大堆抗生素,消炎藥,咳藥水呢?如果你認為西醫療效快,那為何常常需要連續覆診多次呢?為何吃完西藥後孩子也會常常感冒呢?為何他們面色會越來越差?甚至會越來越消瘦呢?如果你的回答是說你也知道西藥不好,那請問你們為何孩子每次生病的時候你思維和行為依舊不變呢?   關於中西醫,我們並不是希望你批我鬥,而是我們非常清楚西方醫療的層次在哪裡。我們關心的是 21世紀中醫發展如何才能回歸到應該有的位置而去幫助全世界人民。西方醫療進步是把物理學發明的儀器挪移到他們診斷中應用,但我們誠懇地告訴你的是西方醫療本身並沒有什麼大的進步。反而醫療貧窮到剩下不斷更換新一代的抗生素,止痛藥,消炎藥和類固醇。試想一想,療效切實的藥物會不斷別淘汰嗎?答案是否定的。西方醫療其實就是在治療“人的病”。而在治療“人的病”時候主要擅長在“創傷性疾病”而不是“慢性病”。這一切所得到的結論都是植根於臨床效果而得出結論。對於中醫學,簡單來說,他是治療“病的人”。他是通過實踐證明的理法方藥思維對證用藥,改變體內環境,調動身體本身的免疫力來治療疾病而又不忽略人的體質來達到治療的效果。 [staffbio staffname=”余健楚”]香港大學 中醫學內科學碩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學學士[/staffbio]

+852 3904 3369                 +852 5693 0178                Boost your immunity! Book your Online TCM Consultation Today!                      info@orientalhealth.com.hk
This is default text for notification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