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癌症

一、腫瘤與癌的定義

腫瘤一詞在醫學專著中的定義為:腫瘤是人體器官組織的細胞,在外來和內在有害因素的長期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以細胞過度增殖為主要特點的新生物。這種新生物與受累器官的生理需要無關,不按正常器官的規律生長,喪失正常細胞的功能,破壞了原來器官結構,有的可以轉移到其他部位,危及生命。腫瘤可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大類,而癌症則是一類惡性腫瘤。
癌作為一類惡性腫瘤,是由人體內正常細胞演變而來的。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後,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人體無法約束它,產生所謂的「異常增生」。異常增生是相對於細胞的正常增生而言的。人體細胞有一個生長、繁殖、衰老、死亡的過程。老化的細胞死亡後就會有新生的細胞取代它,以維持身體組織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可見,人體絕大部分細胞都可以增生。但是這種正常細胞的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細胞的增生則是無止境的。正是由於這種惡性增生,使人體大量營養物質被消耗。同時,癌細胞還能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症狀。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癌細胞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最後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慾不振、發熱及臟器功能受損等,其後果極為嚴重。

二、癌症的致病原因

內因
1.免疫狀態:如先天性免疫缺陷,各種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如因長期應用免疫製劑,其腫瘤發病率高於正常人多倍。
2.遺傳因素:結腸息肉、視網膜母細胞瘤、乳癌、胃癌。
3.內分泌失調:性激素平衡紊亂,逾量激素的長期應用,如卵巢激素、雌激素、垂體促性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可誘發卵巢癌、睾丸癌、子宮癌、甲狀腺癌。
4.年齡因素:肺癌、肝癌、食管癌多見於 40歲以上,淋巴瘤、母細胞瘤多見於青少年。
5.胚胎殘存組織:有畸胎瘤、皮樣囊腫等。
6.癌前期病變:某些病變本身雖不是癌,但卻有轉變為癌的傾向,可成為癌的發生基礎,這些狀況稱為「癌前期病變」。常見的癌前期病變有以下幾種:
①乳腺囊性小葉增生
②黏膜白斑病
③慢性潰瘍
④大腸多發性息肉病
⑤肝硬化
外因
1.陽光、煤油、含氮化物、亞硝酸鹽。物理性因素:慢性炎症、潰瘍、燒傷、紫外線。
2.生物因素:病毒可引起的腫瘤,黃麴霉
3.素中的白麯霉、亞硝酸胺可誘發癌。
4.其他因素:少食食物纖維(如結腸癌)、煙草,包皮過長等。

三、癌症的十種主要警告信號

1. 皮膚、乳腺、甲狀腺、頸部、骨骼或其他部位可觸及的硬結或硬變。
2. 黑痣或疣(贅瘤)發生明顯的變化。
3. 吞嚥時食管內有異物感、進食噎塞感或上腹部不規則疼痛及持續性消化不正常。
4. 長久的舌象改變及原因不明的食慾減退、體重下降。
5. 原因不明的黑色大便、大便帶血或腹瀉、便秘交替。
6. 原因不明的無痛性血尿。
7. 持續性的聲音嘶啞、乾咳、痰中帶血或體檢時發現肺部腫塊陰影。
8. 鼻衄與鼻咽分泌物帶血、聽力減退、耳鳴、頭痛。
9. 月經血量過多,經期外或絕經後不規則的陰道出血。
10. 不明原因的長期發熱、貧血等。
凡出現上述症狀之一者,應早就醫、早診斷、早治療,提高癌症的治癒率。

四、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區別

正常細胞的分裂通常傳代不超過 50次,在出現DNA合成錯誤,細胞結構受損時,正常細胞能啟動自殺程式,讓受損細胞凋亡。
但癌細胞卻不同,即使細胞結構與代謝不正常,它也能無限分裂下去,並能轉移到其他器官和組織中生長。

五、癌細胞的生長特點

一個癌細胞經過20代的繁殖,將變成100萬個癌細胞。當繁殖到30代時,有10億個癌細胞(腫瘤重1克),這時才有可能被醫生發現。大多數患者被確診為腫瘤時,癌細胞已繁殖了35代以上,數目已達到500億個(腫瘤直徑約3厘米),當繁殖到40代時,癌細胞數目已達到一萬億個(腫瘤重達1千克),臨床出現明顯症狀,甚至死亡。當癌細胞數達到100萬個(1毫克重)後,腫瘤生長加快。一個60天倍增速度的原發腫瘤,需要 60個月才能長到1克重,從1克長到10克,只需要200天。

六、惡性腫瘤的四種轉移方式

惡性腫瘤的轉移也稱擴散,擴散的途徑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局部蔓延
腫瘤在向遠處轉移之前,一般先以原發灶為中心,向周圍阻力最小的組織或間隙擴散,其邊緣往往不規則。這種轉移方式就像一棵大樹根在地下四處蔓延一樣,骨、軟骨、骨膜、緻密結締組織像一道道天然防線,可在一定程度上抵禦腫瘤細胞的擴散。
淋巴轉移
淋巴系統遍佈全身各處,由淋巴管、淋巴結和其他淋巴器官組成。淋巴管內有淋巴液,晝夜不停地在體內緩緩流動。如果把淋巴比作一條條溝,淋巴結則是這些河流上的「節制閘」,扣留腫瘤細胞便是其智慧之一。腫瘤細胞侵入淋巴管後,即順流而下,進入近處的淋巴結,條件合適時就留在那裏生長繁殖,建立新的據點,然後再從這裏向遠處進發。鎖骨上淋巴結是淋巴管全程中最後一道節制閘,淋巴液通過這裏不久即進入心臟參與全身循環。因此,腫瘤科醫生特別重視此處的檢查。
淋巴系統
有時正常的淋巴管通路會被腫瘤細胞阻塞,淋巴液就會向相反的方向流動。導致不符合常規的轉移現象。
血行轉移
血流速度要比淋巴液流動快得多,腫瘤細胞在血管的轉移速度快,來勢兇猛。腫瘤細胞侵入血管的途徑有:
1. 癌細胞浸潤血管壁(通常為小靜脈);
2. 通過血管破口進入血流;
3. 通過淋巴管進入血流:人體所有的血液首先彙集到肺內獲得氧氣,故血行轉移的癌灶也以肺最多最早,這也是腫瘤病人都要做肺部X線檢查原因。肝臟、腦、椎體及骨的轉移,一般也是血道擴散的後果。
種植性轉移
此種轉移方式主要發生於腹腔及胸腔,當腫瘤突破所在的胸腔器官的最外處一道防線,癌細胞可從癌體上脫落下來,撒播到其下方的臟器表面,哪裏條件適合就在那裏附着、生長、繁殖。癌細胞好比種子,它附着生長的地方好比土壤,故稱之為種植性轉移,這種轉移常伴有腹水或胸水。

七、九大高危人群

過敏體質者
美國科學家調查了近4萬人,發現對藥物或化學試劑等過敏的人比無過敏史者更易患癌。如有過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危險比正常人高30%,有過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41%。
經常熬夜者
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裂變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而夜間又是細胞裂變最旺盛的時期,睡眠不好,人體很難控制細胞發生變化而成為癌細胞。熬夜者為提神而吸煙、喝咖啡,也會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體內。
肥胖者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資料顯示,肥胖女性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女性高兩倍。美國癌症中心報告指出,腰部以上特別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正常者高出4~6倍。
維他命缺乏者
維他命缺乏者特別容易患癌,人體內保護性維他命低的人易患癌症。如維他命A缺乏者罹患胃癌的危險增加 3.5倍,患其他癌的危險增加兩倍多;維他命 C缺乏者罹患膀胱癌、食道癌、腎上腺癌的危險增加兩倍;在維他命E不足的人群中,唇癌、口腔癌、咽癌、皮膚癌、宮頸癌、胃癌、腸癌、肺癌等患病率均增高。
膽固醇過低者
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冠狀動脈硬化或中風。其實,膽固醇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養分之一,也是抵抗疾病的生力軍,並非越低越好。英國研究人員的報告稱,中老年女性死亡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就是膽固醇過低。
常飲高熱濃茶者
醫學研究發現,經常飲用高溫(80℃以上)茶水有可能燙傷食道,而茶中的鞣質可在損傷部位沉積,不斷刺激食管上皮細胞,使之發生突變,而突變細胞大量增殖後即可變成癌組織。
高血壓患者
不是說高血壓直接導致癌症,而是兩病的發生有某些共同機制,如肥胖、嗜酒、吃鹽過多等既可促使血壓升高,也可誘發癌症。
經常憋大小便者
尿液中有一種可以致癌的物質,會侵害膀胱的肌肉纖維,促發癌變。大便有害物質多,如:硫化氫及其他致癌物,經常刺激腸黏膜會導致癌變。
偏肉食者
過多的動物脂肪乃是誘發某些癌症的主要原因。美國哈佛大學專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為主食的女性,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幾次肉者高出2.5倍。

+852 3904 3369                 +852 5693 0178                Boost your immunity! Book your Online TCM Consultation Today!                      info@orientalhealth.com.hk
This is default text for notification bar